“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俗语来自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得到了一只名贵的黑冠白天鹅,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国王派手下一个能干的官员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远,天热,缅伯高赶得急,到了污阳湖边时,他全身是汗,笼里的天鹅也汗淋琳、脏兮兮的。献给大唐天子的礼物怎么可以这么脏呢,缅伯高决定给天鹅洗个澡,自己也好好休息一下,以养精蓄锐,继续赶路。可当他一打开鸟笼,看见湖水的天鹅猛地张开翅膀,“呼啦”一声飞了,等缅伯高反应过来,只剩下笼里的一根羽毛。
缅伯高急出了一身冷汗,弄丢了贡品,可是要杀头的呀!更严重的是,这损害了大理国的声誉啊!他坐在湖边,默默地苦思冥想挽救之策。当他的目光落在那根羽毛上时,眼睛不禁一亮:“有了,素闻大唐天子贤明豁达,只要我能用这根羽毛表达大理国真诚的拥戴之意,不是比什么礼物都强吗?”他从地上捡起一根脏兮兮的羽毛,在湖水中洗净后,便带着上了长安。
到了长安,见了唐太宗,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微臣跋山涉水,进贡一只名贵的黑冠白天鹅给陛下,以表达我大理国王对您的爱戴之意,谁知在湖上洗澡时让它飞跑了,只留下这根洁白的羽毛,礼轻情意重啊!不知陛下能否饶恕微臣?”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皇帝,唐太宗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