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市镇在旧中国的忧患、衰败的景象,茅盾后来在他的作品中或隐或显地有着深切的反映。事实上,从茅盾诞生的年代,祖国和他的家乡已经处于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境地。茅盾生长在民族和阶级矛盾日益深化的革命年代。这时期,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凶残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统治,使得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濒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救国济民,挺而抗争,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年代。茅盾的家乡,在太平天国时,就曾被农民起义军攻占并驻军在那里。后来清兵收复时,两军相持,互相攻守,加以清军的焚掠,在炮火之下乌镇大半被毁。茅盾曾读书的植材小学的旧址“北宫”,在太平军和清军战斗中,就被毁掉了大半。有关太平天国和“长毛”的故事,在茅盾的《春蚕》等作品中,曾不时地有所反映。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