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生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关于清照生年,一般都认为是元丰七年(1084),现今通行的各种文学史和工具书几乎都采用这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说法无法解决李清照本人所作<金石录后序》正文内容与署年的矛盾。换言之,正是人们错定了李清照的生年,才出现《后序)署年真伪正误的学术公案。《后序》署年为“绍兴二年玄默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绍兴二年是1032年,这一年同了、见五十二岁,据此逆推,可知她出生在1081年。这一问题相当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笔者曾就此撰写过专论《金石录后序》署年考辨兼论李清照生年》一文,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五十五辑)上,读者诸君若有兴趣,可去查阅拙文,此外不赘,在后面再作简明的论析。
她的父亲名叫李格非,字文叔,进士出身,爱好文学,所作《洛阳名园记》是一篇文采华赡,议论警拔高远的散文名篇。母亲王氏,也出身于名门贵族之家,有相当的文化修养。王氏的祖父是汉国公王准,父亲可能是在神宗朝做过宰相的王圭,或者是王圭的兄弟行。王准有四个儿子,九个孙女,九个孙女女婿全是进士出身。也就是说,李清照的八个姨父均是进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亲属圈子里,清照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是可以想象的。在清照六岁时,李格非在太学任博士,受知于大文豪苏东坡。清照九岁时,李格非官太学正,在东京汁梁经衡之西租房而居。他在院子里栽种竹子,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叫“有竹堂”。每天中午从太学下班归来,就在堂中吟诗作赋,撰写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