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乾隆十年凿通了赤水河航线,于是茅台镇就成了川盐运黔的集散地,茅台镇真正兴旺起来了。茅合美酒就应运而生。当时酒坊已增加到20多家,茅台酒也由这首“茅台村酒合江柑,小阁疏帘兴易酣。独有葫芦溪上苟,一冬风味舌头甜。”诗文证明茅台酒已与合江佛手柑、葫芦溪上的南竹冬苟一样知名、香甜。
有首竹枝词写道:“茅台香酿醉于油,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赤水河上泛舟饮酒的情景也就历历如在眼前。
茅台村在同治年间曾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与清兵作战而导致市况萧条,直到同治二年(1863)诚义酒坊成立,才又开始繁盛起来。
诚义酒坊是姓华的出资所设,所以该坊酿造的茅台又称“华茅”,“华茅”的茅台酒也因此成为正宗老牌。
约10年后,有位姓王的出资设立荣和酒坊,这是后来的“王茅”。
民国18年又成立一家恒兴酒坊,后来因为有一位叫赖永初的经营很成功,故又叫“赖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