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故事_年轻的进士(二)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3 08:00 我要评论( )

当然,白居易很清楚,应试者近千人,中第者十几人,寥寥无几。而且,其中又有达官贵人的干预,有的人可能没等进考场就被内定为中第者了,像自己这样子朝廷要人无亲无故者,也只能凭自己的才学去撞大运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再……。白居易猛然想到这一年又一年的冬去春来,岁月可不饶人啊,不由得悲从中来,夜里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日间睹物怀乡,倍添伤情。他的《长安早春旅怀》记录了此时他的心情:“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茅拆,雨洒轻黄柳条湿。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愁归愁,白居易强撑病体投入到考试的准备中,翻检韵书,拟作策问,漏习文选。
这年的主考官是中书侍郎高郢。
进士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试帖经,第三场考策文,而且每场定去留。也就是说,采用淘汰制,首试不合格,则不必考第二、第三场了。所以应试者尽管有干人之众,但每考一场就刷掉一批,到最后也就是凤毛麟角了。而三场中,首场尤为关键。首场赋的试题为:《性习相远近赋》,具体要求还有:
(1)必须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依次韵。就是在赋中必须以“君……子……之……所……慎……焉……”作为韵脚,而且顺序不能颠倒。
(2)字数不少于350字,限制字数这点还可理解,并不难,难在要在350字的赋中,在行文的结尾句中,依次出现六个规定字的韵脚。而且通篇所写之理还要符合圣贤之道,不是毫无道理的文字堆砌,这确是有难度。
诗题为《玉水记方流诗》,具体要求:(1)以流字为韵;(2) 60字。
二月十四日,是放榜的日子。在礼部南院的东墙外的榜墙外,早就挤满了看榜的考生.白居易也挤在前来候信考生中忐忑不安地企盼着……一阵鼓响罢,钟声大作。礼部放榜官一眼面,顿时鸦雀无声,那官员一挥手,早有人将写好的榜贴到丈高榜墙之上。这时那官员朗声宣呼及第者姓名,每喊一名,便击鼓一通,撞钟一次.那鼓声、钟声传向长安城四方,向天下昭示:大唐帝国的精英在这里被金榜题名,得中进士。第一名……一阵鼓……一声钟……第二名……一阵鼓……一声钟……第三名……一阵鼓……一声钟第四名,“白居易”。一阵鼓,一声钟。“苍天有眼”。白居易听罢,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共十七人及第,白居易最年少。
白居易沉浸在幸福之中,例行的拜渴座主,拜竭宰相后,接着一连串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曲江盛宴、慈恩题名、杏园探花……使十七位中第新进士出尽了风头。白居易却急不可待想要回洛阳,回到母亲身边,与她一起分享这喜悦。他中断了庆祝活动,告别了同年登第的友人,执意东归。几位同年便只好送他出长安城。

网络热词风靡各大网站
网络热词在电视剧中也有客串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