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茶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就有饮茶健身的记载。李明珍《本草纲目》载“茶苦而寒,阴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茶有抗老延年、抗突变、抑癌、降血压、消炎、杀菌等功效。那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茶叶?

茶叶合理利用
因茶叶含有咖啡因,故容易失眠的人睡前不宜饮浓茶。咖啡因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浓度,故患溃疡病的人饮茶会使病情加重。营养不良的人也不宜多饮茶,因茶叶中含茶碱和鞣酸,可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等的吸收,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不宜。茶叶苦寒,宜喝热茶,喝冷茶会伤脾胃。体形肥胖者宜多饮绿茶,体质瘦弱者宜多饮红茶和花茶。夏季饮绿茶,可清热去火降暑;秋冬季节最好饮红茶,以免引起胃寒腹胀。青壮年时期,应该饮绿茶为佳;进入老年,因脾肾功能趋于衰退,故以饮红茶和花茶为宜。正确的泡茶方法是将沸水稍凉后(约90℃左右)冲入壶或杯中,茶经泡后5 分钟即可饮用,但不可一次饮干,而应保留1/3 的茶液作底,以便续水之后能保持一定浓度。
泡茶也有很多讲究。茶的用量各有不同。如冲泡一般红、绿、花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g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ml。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l0g。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人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2,甚至更多。另外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年龄、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多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泡茶水温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越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变苦(茶中咖啡因容易浸出)。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沸滚开水冲泡。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需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一般来说泡茶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一般60℃温水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以上是如何合理利用茶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