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通常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的误区解读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15 10:34 我要评论( )

   更年期后的女性,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维持骨骼强健的钙质不能被骨骼细胞吸收并流失血液中。令骨骼变得脆弱、多孔而且容易断裂。类固醇等激素的药物作用或年龄老化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骨质疏松通常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通常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的误区解读

  骨质疏松通常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可见的症状,即使出现腰背疼痛也常常被误以为是“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病变,直至出现骨折方会被发现。

  随着骨量流失,脊椎会被压缩,令脊柱变短,身高变矮及脊柱前屈度增加,后凸加重形成畸形(俗称驼背)。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常为首发症状和就医原因。骨折亦会累及其他部位,例如髋骨和腕骨,通常因跌倒而引致。

  骨质疏松八大误区

  误区一 喝骨头汤能够防止骨质疏松

  骨头汤中的钙含量有待确定,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应注意饮食多样化,不宜多吃高脂肪和含咖啡因的食物。

  误区二 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

  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钙应与其他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单纯补钙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

  误区三 老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人的一生中,骨组织都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改变老年人的代谢状态,减少破骨,促进成骨,就可以防治骨质疏松;而且老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误区四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感觉不明显,等到感觉疼痛加剧、明显驼背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甚至随时可能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尤其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尽早到专科医院做检查。

  误区五 骨质疏松是小病 无须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导致残疾和死亡,严重影响自身和家人的生活。

  误区六 得骨质疏松自己吃药就可以

  是药三分毒,滥用药物,不但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而且还会引起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对已确诊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正规、综合治疗。

  误区七 防骨折 宜静不宜动

  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致骨折。

  误区八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骨骼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而且,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因此手术后,仍然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以上就是骨质疏松通常有哪些表现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