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病的原因 高山病要如何预防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14 02:35 我要评论( )

   最常见的高山病是急性高山反应。敏感的人在1800米左右就可能有一些轻度的高山反应,如乏力、运动量较大时气喘吁吁等。一般在3000米以上才有明显的高山反应。快速(如乘飞机)一下子到达3000米以上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山反应。高山反应也并不都是"病",更多是一种生理功能的"不适应",在5800米以下,大部分人都可以对高山取得程度不同的适应,但也有一些人适应不了。急性高山反应一般在到达高海拔后6~12小时以后发生,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病重时间长的可达2周以上。

  急性高山反应的表现主要有: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干咳,心,、全身无力、 ,浮肿,失眠等。轻度的高山反应经常类似感冒,容易被人忽视,而不能给予正确处理。

  【秘诀一】 在高山上找不出原因的"感冒"症状,如果没有明显发烧(高山反应可以有低烧),流鼻涕、咳痰、鼻塞等,要更多的考虑是不是高山反应。当然,感冒药对治疗高山反应的头痛也有效。

  急性高山反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常常是登山时必然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但还是应当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轻高山反应,或在较低的地方不急匆匆地发生高山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发生高山反应。

高山病的原因

高山病的原因

  【秘诀二】 知己知彼,积极合理地适应。知彼者,就是认识在高山上可能发生高山反应,高山反应是什麽样子。知道了就不会慌张,能从容应付。知己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底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登山前进行体能训练,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刚到高原时一定要控制好运动节奏,故作"老人态",运动量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强。同时要注意,紧张和焦虑等心理情绪问题必将加重高山反应,你可能已从老登山那里听到不少这类故事。

  积极合理地适应,简单讲就是态度积极,方法得当。有一点不舒服就闷头大睡或不知深浅地快跑、猛干都会引发或加重高山反应。适应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要逐步实现。我们的经验是,在3000米以上,一般每升高500米要适应一夜,如不能适应,要暂缓继续上升,对初次登山者尤应如此。在7000米以下,一般要进行2~3次的反复适应性行军。还要调整改善营养结构,饮食中要增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占到60%以上,增大各种维生素的摄入。药物预防办法不少,但其中不少缺乏双盲对比研究,笔者不拟倡导。仅介绍两种效果经过验证的药物。复方党参片,进山前2天开始服用,每天8片,预防有效率可达80%。醋氮酰胺,进高原前1~2天开始服用,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连续服用3~4天亦有效。偶有一些副作用,有磺胺过敏者慎用或忌用。治疗上主要是调养适应,药物的作用是减轻痛苦,帮你渡过难关。

  【秘诀三】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酌情低流量吸氧,每分钟1~2升即可;止痛片每次1~2片,每日2~3次,最好选用对肠胃刺激小的品种。吗丁啉等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消化功能。安定类的镇静药,每次吃1~2片。浮肿时可用利尿药,氨茶碱有缓和的利尿作用,并可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每次100毫克,每日2~3次。

  【秘诀四】 最要命的高山病是高山脑水肿和高山肺水肿。其实它们也可以说是高山反应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死亡率较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提高警惕。它们的一般表现和急性高山反应类似,突出表现在这些症状更严重,难以自然缓解,一般治疗无效,持续加重。一定要抓住其特点,尽早识别,尽快处理,以救己救人一命。请记好它们的特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