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22:50 我要评论( )

  什么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什么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室性早搏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

  过早搏动[1](premature beat)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室性早搏的症状

  一、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心悸。

  室性早搏的症状心悸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的。当室性早搏发作频繁或呈二联律时,可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如病人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早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产生恶性循环。如果室性早搏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则可出现黑矇及晕厥症状。

  二、室性早搏的症状为心跳停顿的感觉。

  在日常的生活中,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发生室性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明显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

  三、室性早搏症状有时候不明显,但有的人会发生频繁的早搏。

  有的人发生室性早搏时,自己却毫无感觉或没有任何室性早搏的症状,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