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泳池限流】从6月1日起,新的上海地方标准《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将正式实施,新标准首次规定了游泳场所的瞬时最大承载量,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计算,以往泳池的“下饺子”现象将得到控制。
1、公共游泳场所的瞬间最大承载量,将按照人均2.5平方米面积计算,由游泳池的池水面积除以2.5,即得到最大接待泳客数。比如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游泳池,能同时容纳的最大泳客数为200人。
2、公共游泳场所的更衣柜按照“一客一用”的要求设置,供泳客使用的更衣柜最大数量不超过最多接待泳客数。也就是说,一个最多能同时容纳200人的游泳馆,更衣柜的数量不能超过200个。
3、对于一些设置游泳池的健身会所,用于健身的更衣柜和泳客的更衣柜应有明显标志区分,并在区域上分开。

上海游泳池限流,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大家在游泳的时候免受伤害而已,新标准发布后,还望大家都能遵守。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下游泳池相关管理制度,一起了解下我们平常去的游泳池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确保我们安全的。
一、安全管理
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会所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如会所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会所有权禁止此会员的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
进入游泳池要遵守以下规定:
1) 听从教练和救生员的指挥。
2) 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
3) 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
4) 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动作。
5) 爱护游泳池的一切设施。
二、卫生管理
1、游泳池卫生管理
游泳场所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2、个人卫生管理
1) 参加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
2) 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 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后再入池。
4) 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入水前应做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5) 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三、游泳场所和器材的管理
保护游泳场所的各种设施,延长游泳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率。
有关管理人员和救护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器材的使用及损耗情况, 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以便作相应处理。
游泳池开放后,要逐日填写游泳池的管理日志,记录使用时间、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突发事故、过滤机的运转情况及其他维护管理情况。
上海游泳池限流 游泳池管理制度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