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恩施土家族的摆手舞的起源是什么?

恩施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列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它是土家人用歌舞戏剧酬报祖先的重要赛会,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因此,关于它的起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截至今天,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可贵的见解。但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概而言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
1.始于军战舞
2.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
3.由巴渝舞(或踏蹄舞)终到摆手舞
传承多年的恩施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