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家卫计委通报,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患者为韩国男子,26日乘韩亚航空OZ723航班到香港,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惠州,目前已被隔离。南方日报记者29日下午从省卫计委获悉,迄今为止已发现的38名密切接触者未现异常,患者正在惠州定点医院治疗。下面就来看看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相关内容。

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
过程回顾
密切接触者已有38人
据悉,这名韩国男子生于1971年,为韩国第3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的儿子,和第4例确诊病例的弟弟。
据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锦炎介绍,这名男子5月21日在韩国时已感到身体不适,25日体温升高。26日,因私人事务他乘韩亚航空OZ723航班从韩国到香港,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惠州。
省疾控中心对当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名男子到惠州后被对接公司有关人员接到宾馆,第二天参加了公司的小型会议。“目前,病人在境内的行程和相关接触人员,我们还算比较清晰,能找到的密切接触者已经有38人,这个数据还会变化。”林锦炎说。
广东专家对这些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跟踪,暂时未发现异常情况。“观察期是14天,我们将继续跟进,测量体温,观察体征;同时,各级卫计委和疾控部门也正进一步对医院进行防止院内感染的指导,而疾控部门也正在完成病例的相关检验。”
患者病情
最高烧到39.5℃病情或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英东广州重症监护医学中心主任黎毅敏教授前往惠州会诊了这名患者。他表示,目前这名男子正在惠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仍有发热症状,最高体温达39.5℃,胸片显示双下肺病变,考虑感染性肺炎。
“我们对他进行了体格检查、呼吸检查,发现他呼吸稍快,体温有波动,总体在38℃-39℃之间。病人的病情有可能进展,我们正在密切监测中。”黎毅敏说,目前对患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疫情研判
未发现持续人传人证据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流行病学专业领域首席专家何剑峰表示,此前就评估判断,广东存在传入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风险,“就这一例来看,发生第二代病例也是可能的”。
何剑峰分析,该男子在被送院治疗前曾坐过大巴,到过口岸,也住过酒店,“如果这个过程中,他传播给了别人也是既定事实。我们之所以要找密切接触者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也就是即使他们出现异常情况,也已在我们控制范围内,不会传给别人,把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何剑峰也表示,到目前为止,中东呼吸综合征都被认为是有限人传人,还没发现持续人传人的证据。“目前的聚集性病例大多发生在医疗机构。这位患者也是因为到医院看望父亲而被感染的。”
■相关
坐过同班飞机大巴者
速与省疾控中心联系
据何剑峰介绍,目前已掌握的密切接触者包括这名男子的翻译、医护人员、部分乘客、酒店工作人员等。
省卫计委公布了这名男子乘坐的具体交通工具:
(一)2015年5月26日乘坐韩亚航空OZ723航班。
(二)5月26日下午3时从香港国际机场至沙头角巴士(香港车牌号码:PJ2595)。
(三)5月26日下午4时46分从沙头角至惠州的大巴(广东车牌:粤ZCH70港/香港车牌号码:HN5211)。
省卫计委呼吁,于5月26日搭乘韩亚航空OZ723航班从韩国到香港的乘客,以及当日曾搭乘上述车辆的人士,主动与省疾控中心或惠州市疾控中心联系,联系电话(广州:020-84451025、18928824836;惠州:0752-2873011、13433449127丘医生),以便作进一步评估及提供相关帮助。
以上就是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