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在我国河南省的鹿邑县(当时称楚国苦县),诞生了一位世界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一位富有智慧和才情的饱学之士。据记载,他在周朝政府担任过“守藏室之史”的官,这个职务略同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他的学问、才华,令同时代的学者们羡慕、惊讶。我们所熟知的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据说曾向他请教过“礼”。“礼”在当时属于高雅、深邃而又用途宽泛的学问,许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日用事务上的重要措施和制度,都贯穿于所举行的各种“礼”中。《礼记》里所说的“礼仪三千,威仪三千”,就很能说明“礼”文化在当时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问“礼”回到鲁国,满怀喜悦的心情向他的学生介绍了这位了不起的大哲学家: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