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故事-一个朴字引申出的哲学思想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21 01:16 我要评论( )

“敦兮其若朴”体现了老子的又一人生哲理。“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敦,厚也。按心部惇,厚也。然则凡言敦厚者,皆假借敦为惇。”“樸”,《说文》:“樸,木皮也。”又,“樸”与“朴”通。《说文》:“朴,木素也。”段注:“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朴”即未成器的木头,“与未琢成器的璞同义,故在玉日璞,在木日樸,在人则是浑然元善的天真。”(参见《老庄语冰录》,第336页)因此,“敦兮其若朴”的意思是:古之为道之人,心地天真敦厚,就像生于野外,未曾匠所刀砍、人为加工的树木那般朴实自然。我们知道,未经匠祈刀砍去过皮的木头,工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的需要制作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木货;同样的道理,心地天真、心灵纯洁的人,由于没有私心杂念,即没有是非、善恶、美丑等观念横梗心中,因而最容易做到“守静笃”。“守静笃”的人,心灵是不会为外物(金钱也是外在于人的物,俗事,琐事)所干扰的。正因为不受外物干扰,因而就能做到心如止水、心如明镜。惟有常常处于心如止水、心如明镜之境界的人,也就是处于老子所说的“敦兮其若朴”境界的人,才可以洞悉人世间的种种真相,可以烛照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可以发挥个人最佳的智慧和潜力.

我国古代的衙门里,常常悬挂一“明镜高悬”的匾,官员们以此作为处理政务的座右铭,意思是办事力求做到公正、廉明。可实际上一些官员是做不到的,挂此匾可能是另有目的或别有企图,或为官、或为功、或为名,不一而足,这种人至死也到不了老子所说的“朴”的境界,因此,“明镜高悬”对他来说只是一块障人耳目的招牌而已。我们的心灵被俗事、琐事所蒙蔽,这在老子看来,也不是“朴”,对于这一层意思,前人讲的不多。我生平深赏伟大的史学家陈寅格先生的文章,他在《论再生缘》里写道:“鸣呼!端生于乾隆三十五年辍写再生缘时,年仅二十岁耳。以端生之才思敏捷,当日亦自谓可以完成此书,绝无疑义。岂知竞为人事俗累所牵,遂不得不中辍。虽后来勉强续成一卷,而卒非全璧,遗憾无穷。至若‘禅机蚤悟’,俗累终牵,以至暮齿无成,如寅格今日者,更何足道哉!更何足道哉!”此亦见成大事者,不仅仅在于天资聪慧,察赋高,还在于能不能在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住心灵不被外物诱惑,不被俗事牵累,思想自由,行为独立不迁。

网络热词卖萌是一种生活态度
网络热词妥妥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