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或其他一些死者的纪念日,人们总要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人们相信,纸钱是死者在阴间使用的钱,多烧一些纸钱,死者在阴问才会有钱用。其实,烧纸钱的起源很偶然。
古时候有位秀才,名叫辛孝堂,家里非常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遗体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问他,为什么不把母亲的遗体埋葬,他不好意思说自己没钱埋葬母亲,只好说,“母亲是我惟一的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现在母亲去世了,可我实在舍不得她离开。我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几天,多尽一点孝心。”好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的确是一个孝子。这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亲人去世后,都尽量把遗体停在家中,时间越长,越能表示孝心。
有一天,当地县令的母亲去世了,正值天气炎热,放在家里很不妥当,不放一段时间,又怕别人说他不孝,思来想去,便想把老母亲的遗体放到喇嘛庙里去让和尚守着,经常去看看,同样尽了孝心。他于是派人将遗体抬进了喇嘛庙,对庙内主持说:“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庙里更好超度。”老和尚整天佛事缠身,没有时间看管尸首,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和尚。小和尚陪着死人实在害怕,两天过后,死人身上发出的臭味熏得他实在受不了,就拉来几把稻草在房内烧烧,以冲淡臭气。稻草烧完了,天还没有亮,小和尚又找来了一些纸接着烧。烧到天亮时,老和尚陪着县令来了,县令问他烧纸干什么,吓得小和尚说不出话。老和尚忙说,“老爷,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
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