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千也是一个出生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一家人平日以砍柴卖菜为生,村子里有了婚丧嫁娶的事,他们也常常去帮帮忙跑跑腿。正是因为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阿千的生活过得朴素而又穷困。冬天,他穿的是破烂不堪、到处挂“花”的旧棉衣,夏天,则大半身都光光地裸露在外,因而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也总是沾满灰尘,仿佛自出生落地以后从未洗过的样子。
阿千虽然仅仅比郁达夫大一岁,但却早已跟着他家的大人学会了砍柴、卖菜等等。遇到婚丧嫁娶之事,他也常常跟着家里的大人一道进出帮忙。而当一天的工作完了以后,他也俨然成人一般,与大人们一道,一边高声和大人们聊天一边走进村里的茶店酒馆,去享受一天劳累之后这一点点生活的馈赠与慰藉。
看着阿千小小年纪就能和大人们一同无忧无虑地劳作、谈天以及进出茶店酒馆,童年时代的郁达夫心里总是充满了向往与羡慕。每当阿千从门前走过时,他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他一定又是上茶店酒馆去了,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们去夹在一道呢?”
有时阿千经过门前,看见他一人失神、孤寂地站在门,也曾热情地邀约他一同前往,但他一则怕母亲要骂,二则胆子太小,总是微笑着摇摇头便跑进屋里去躲开了。尽管如此,阿千与大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与大人们一道去茶店酒馆的情形,对于年幼的郁达夫来说,实在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诱惑。
一个春光明媚、天气晴暖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早就去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去拜佛。翠花正在灶下收拾早餐的碗筷,郁达夫也像往常一样,一个人站立在门,遥望着远处的青天白云。这时,阿千一边哼着戏曲中的小调,一边背着钩刀、扁担和绳索之类出现在他的面前。看见他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阿干立住脚说道:
“鹤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一种刺果)、刺墓等等,你跟了我去吧,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