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家王安石考场的故事(一)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3 01:58 我要评论( )

考生里头有一个叫杨置的,名气挺大。他哥哥杨察,是当朝宰相晏殊的姑爷,也在京城里当官。他们哥俩很早就没了父亲,老太太是个爱面子刚强性子,对他们管得可严了,亲自督促他们读书。当年杨察到京城考试,得了第二名,有好多人跑到他们家去报喜;老太太还没起床呢,听外边闹哄哄的,就问是什么事。

家人说:“大公子考中了第二名,门外都是来报喜的”老太太一听就变脸了:“这小子太没用了!竟让别人家的子弟占了先,简直丢我们杨家的人!等老二去考的时候,可不许再拿个第二名回家!”杨置从小由母亲管教,倒也有满肚子学问,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所以狂得不得了,一心要得个状元回家。几场考了下来,杨置自己很满意,就叫哥哥找晏宰相走个后门,打听一下名次。谁知道一查红榜,杨置排在第四名。这消息传来时,杨置正满面春风,在酒楼里和几个朋友喝酒。他气得拍桌子大骂:“哪头笨驴抢了我的状元!”奇怪的是,红榜贴了出来,状元竟还是杨置,闹半天,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主考官本来以王安石为第一么、杨置确实是第四名。按当时的规矩护所有卷子还要送籍皇上审阅,他点头了,才能正式公布。当时的皇帝是朱仁宗,他看了王安石的卷子,觉得写得不错,可里头有一句看着不顺眼,就说:“这个人虽有才华,不能当天下第一。”可第二、三名呢,都是官员。按规定官员不能当状元,于是阴错阳差,状元就取了杨置,王安石倒落到第四名。换了别的人,也许会很得意,到处吹嘘自己实际上考了第一,或者就很懊丧,怪老天爷不帮忙,白白丢了个状元头街。

可王安石就跟没事人儿似的,从来没听他提过这件事。在他的眼里,是不是状元,不说明这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王安石一向不看重虚名,实在不愿意留在京城和那些“状元迷”、“绣花枕头”应酬。刚好朝廷任命他为扬州(令江苏-扬州市)长官的助理,他就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他一到扬州,就碰上一件震撼全国的大事。

网络热词神天对接
网络热词台网女的出现是因为包养门事件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