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在惠州求学期间,亦时有一些革命党人在惠阳一带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同时号召人们剪去辫子,以表示对清朝的封建统治的那视与反抗。这些宣传号召得到了不少热血青年的热烈响应。一天,叶挺听了革命党人的宣传后,心情振奋,热血沸腾,毅然拿起剪刀,把挂在脑后的长辫子剪了下来,摔在地上。
同年4月,革命党人在黄兴等的具体领导下,在广州地区发动了武装起义。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惠州地区革命党人亦积极准备响应起义。惠州并有一些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反清革命活动。由于这次起义行动过于仓促,起义队伍互相接应不好,在清朝血腥镇压下,起义归于失败。事后,清政府下令大肆逮捕和镇压革命党人及革命同情者。凡剪去辫子的人,也属株连之列。搜捕之风也波及惠州,剪去辫子的叶挺躲进不及,被惠州反动当局抓去,囚于监狱之中.在牢中,叶挺并不因为自己被捉而懊悔,更没有因此而低头屈服认错。反动当局对他严词审问,要他承认错误,保证今后循规蹈矩。但是叶挺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并无任何过错。倒是蚕业学校的校长徐书长因为叶挺被捕的事情弄得坐卧不安。他担心因叶挺被捕事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更害伯会因此影响自己的职位,因此赶快跑去衙门,找统治惠州的提督秦炳直等求情,托说叶挺因年幼无知,受人恐吓所致,请求宽大处理。当局从叶挺身上榨不到什么油水,几夭后,便让校长徐书长写来一份“具保书”,把叶挺保释出去。事后,有人讥讽叶挺,说他自找麻烦,自吃苦头,还有人怀疑叶挺是否一名革命党人?叶挺听了,泰然处之,自豪地说:“要是真的能够当一名革命党人,岂不说明我更有志气吗!”,叶挺发觉蚕业学校在当局的压抑下,言论不开,死气沉沉,令人室息,于是在下半年转学到惠州府中学堂念书。几年以前,惠州府中学堂曾有一位同盟会会员郭公揖前来任教。他以学校为基地,宣传孙中山反清和建立民国的革命主张,开展反渭宣传活动,发展同盟会会员。有一批教师和学生在郭公揖的教育影响下,参加了同盟会。他们定期集会谈论国事,积傀开展各种活动。
在叶挺入惠州府中学堂读书前一年,即1910年,有一次,郭公揖外出不幸给汽车辗死了。但他遗下的事业仍然由其他革命师生继承下来,继续开展活动。此外,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向学生灌输一些新的思想。因此,惠州府中学堂的风气比较清新,思想较为活跃。叶挺进入惠州府中学堂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感到舒畅,学习劲头更高,眼界也进一步开阔。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积极参加了一些集会与活动。他家境贫寒,平日手头很少钱用,但叶挺不以为苦,在学校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一心勤奋读书,继续认真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都,不断提高,各方面都进步很决。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