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山河破碎时,形势紧急,时间仓促,赵明诚只好把家暂时安顿在池阳,独自过咖上殿,到行都去见皇帝并赴任。走的时候是六月十三。李清照乘舟送了一程,赵明诚舍舟登岸时,表情有些异常,“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当时似乎有不祥之感,心情特别不好,就问道:“如果传闻城中有紧急情况,怎么办?”赵明诚答道:“从众。如果万不得已,先去掉家具器物。如果还不行,就再去掉衣服被褥,再次就是书册卷轴,再次是古器。如果还不行,只要抱负宗器与身共存亡就可以了。”说完,赵明诚即打马奔驰而去。
可能是最亲近的人之间有一种下意识的心灵感应,李清照的这种不祥的预感还真的应验了。在七月末,李清照接到丈夫的来信。信上说他由于冒大暑天赶路,中暑染疾,得了“店”病,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疟疾。见信后,李清照十分焦急。她非常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赵明诚性情急躁,得疟疾后有时发烧,就一定会大量服用性寒的中草药。如果这样,可就危险了。李清照越想越怕,心急如焚。于是立即起身,雇快船而下。日夜兼程,一天一夜就赶三百多里路。等赶到赵明诚身边时,果然不出李清照所料,赵明诚正在大量服用柴胡、黄荃等药,已经病人膏育。患疟疾的同时又患痢疾。李清照十分悲痛,在床边精心照料。但赵明诚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在八月十八日,便抛下李清照离开了苦难的人间,没有留下任何嘱咐,也没有安排后事。这一年,赵明诚刚刚四十九岁,尚不满五十。李清照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