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环境污染是越来越严重的了,而且现在很多城市都会有垃圾分类的说法,但是,依旧有些人不按垃圾分类去做,那你知道垃圾不分类的害处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垃圾不分类的害处
危害一
直接填埋占用土地且污染环境
南宁市95%的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到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只有少量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被分类处理。
直接填埋的后果就是大量垃圾快速占据填埋场,耗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南宁城南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12年就封场;二期工程设计年限21年,2006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还不到10年,已经不堪重负,据介绍,按目前的垃圾增长速度,顶多还能再用两年。而在南宁周边再找一块相同规模的土地做填埋场,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这些垃圾经过分类,不仅可以实现减量化,降低垃圾清运和填埋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但是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面临这个问题。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大量生活垃圾被运到城郊裸露堆放或填埋,历年堆存量高达40多亿吨,占地5亿多平方米,全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找不到填埋堆放的场地,“垃圾围城”的形势严峻。
被直接填埋后,混合垃圾留下的有毒有害物质将直接污染填埋环境的土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农以宁教授表示,废旧电池、油漆罐、温度计等含有重金属,属于危险固体废物,按照国家要求必须焚烧处理,如果这些垃圾直接填埋,在运输和填埋过程中都会污染土地。此外,有很多过期药品被混入垃圾中直接填埋,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农以宁指出,头孢类的抗生素一旦被填埋,会致使自然界的有害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对有关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人和动物一旦感染就难以治愈。
危害二
渗滤液含大量病菌等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中50%成分是水,堆放后很快就会流出黑色的液体,恶臭难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莫德清教授表示,垃圾渗滤液是垃圾自身所含水分和垃圾发生生化反应后产生的液体。渗滤液的成分非常复杂,除病毒、微生物、大量细菌外,还含有大量氯代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毒难降解污染物,一旦进入地下水和土壤,会像毒瘤一样长期无法消解。
国家不断提高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标准,对渗滤液的处理也有严格规定:填埋场底部必须有收集渗滤液的管道,底部要做好防渗工作,并有专门的车间收集渗滤液,渗滤液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出。
南宁的情况如何?记者看到,目前在城南垃圾填埋场二期,部分填埋作业面已覆盖HDPE膜进行封闭,上面连接有很多管道,管道中不停地流出渗滤液。城南垃圾填埋场黄场长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每一层被填埋的垃圾底部,都铺设有防渗透膜,防渗透膜上铺设管道收集渗滤液。这些渗滤液统一排入收集池,最后通过6.8公里长的管道输送到江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相关标准了再进行排放。
危害三
垃圾不分类就露天焚烧污染大
2010年和2012年,南宁市柳沙半岛的居民曾多次受到恶臭侵袭。经调查确定,臭味来自城南垃圾填埋场及其附近的医疗垃圾焚烧中心、垃圾养猪场等。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和环卫部门投入巨额资金,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农以宁说,垃圾的臭气中含有氨类、硫化物等,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垃圾中的粉尘因风的作用会引发灰霾,降低能见度,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居民的生活。
莫德清表示,目前,国内的生活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处理,焚烧是垃圾减量化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如果垃圾不分类,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塑料袋的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重新合成可引发“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二恶英,对空气的污染严重。垃圾露天焚烧还会增加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增加雾霾几率。燃烧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二恶英在空气中漂浮后,又会进入水体和土壤,污染环境。
现在你知道垃圾不分类的害处?所以以后扔垃圾的时候注意垃圾分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