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提倡环保,但是与他国相比,我国的环保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看看别国的环保水平。
抽水马桶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的一些国家在抽水马桶冲水的问题上,就开始有两种出水量不同的方式可供选择。在西欧、北欧国家的抽水马桶大多有两个按钮,一大一小。按小按钮出水量小,可用于小便后的冲洗;按大按钮出水量大,可用于大便后的冲洗。在日本,抽水马桶的冲水旋钮有两个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拧旋钮出水量大,适合大便后冲洗;逆时针方向拧旋钮出水量小,适合小便后冲洗。
电冰箱
欧洲民众选购家用电冰箱时,其能耗指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选择内容,因此在欧洲市场上的电冰箱大多在铭牌上标明耗能指数,否则很难打开销路。如法国用A、B、C、D、E、F、G分别标示冰箱的耗能等级。这样细致划分、明确标注冰箱节约能源的性能,可见民众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
在德国旅馆的客房内,布置得整洁美观、生活设备一应齐全,为旅客提供的服务十分周全。然而在客房里却没有冰箱,而在每一层的楼道里放置一台公用的自动售货大冰柜。透过玻璃柜门可以看到里面各种饮料应有尽有,旅客只要把自己房间的门卡插入,再按电钮输入信息,所需要的饮料便会自动从售货口输出,费用已计入该客房的账内,相当方便。这样取消了每一个房间的一台冰箱,减少了能源消耗,为环境保护做出了一份贡献。
水龙头
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在用水时都不轻易开足龙头,有的家庭还安装红外线光学监测仪来自动控制水龙头的开启,以利于节约用水。尽管这些国家的水费都很便宜,没有哪个公民会因为手头拮据而付不起水费,可是他们仍然十分珍惜自来水,节约用水完全是为了节约资源。
在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同样也采用各种手段加以控制,力避盲目过大开启而浪费水。如在加拿大的公共场所,到处可以找到免费供民众饮用的纯净水,然而其龙头的出口却十分细小,一般放出的水柱直径只有约3毫米,不让水柱过大而造成浪费。
饮料包装
世界上一些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多在商品定价上考虑环保因素,鼓励消费者选购有利于环保的商品。饮料的售价就与其包装的环保处理难易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德国的超市里出售的饮料有塑料瓶装、玻璃瓶装,有易拉罐装,还有纸盒装。同样的饮料因包装不同而售价也不同。玻璃瓶装和易拉罐装的饮料最便宜,因为它们的包装容易回收,所以用低价格来鼓励消费。塑料瓶装的饮料最贵,因为它的包装不易回收,作为一般垃圾处理又会造成比较大的污染,所以用高价格来限制消费。
在很多国家商品的包装为日后的环保处理做好了准备。例如日本正在推广一种生态包装盒,它实质上是由纸盒和衬在纸盒内的塑料薄膜袋组成的,利用纸盒固定了盛满饮料的薄膜袋外形,饮料盒口部打开十分方便,放置、倾倒饮料一切如常。一旦饮料用完,纸盒和薄膜袋一下子就可撕开,以便分类处理。纸盒是100%可循环利用的;薄膜袋虽然是较难处理的塑料垃圾,但数量上要比塑料瓶装饮料少得多。故应用这种生态包装大大有利于环境保护。
垃圾桶
国外垃圾通常都是分类处理的,所以垃圾桶的数量都比较多。如加拿大大学宿舍的厨房里都有三只垃圾桶:一只用来装能够回收利用的垃圾,如书报杂志、包装废纸等;一只用来盛放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一只用来盛放有机生活垃圾,如剩菜剩饭、水果皮或丢弃的其他会腐烂食物。这些有机垃圾密封贮藏于专用的垃圾桶内待其腐烂发酵后,埋入土中作为肥料。
在德国柏林市的街头,近来开始换上一批会“说话”的新型垃圾桶。每当有人把垃圾丢进这种垃圾桶内,垃圾桶就会发出“谢谢”或“真好吃”的声音。这种能“说话”的垃圾桶让人在丢垃圾时平添了一份“情趣”。尤其是孩子们,为了听垃圾桶“说话”,总是喜欢包揽丢垃圾的活,把丢垃圾到垃圾桶内视为一种乐趣,这样很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再生纸
为了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富裕的北欧国家都广泛使用再生纸。例如瑞典政府机关和公司的办公室里普遍采用再生的复印纸和文件信纸,用过后与报纸扎在一起,等待回收。旅馆里的卷筒卫生纸也普遍采用再生纸,在餐馆还用上了再生纸做的纸桌布、纸餐巾。
洗澡水
洗澡水是家庭用水的大项,世界上一些环保节水意识较强的国家对节约洗澡水都十分重视。在法国,人们提倡淋浴,因为淋浴比浴缸泡浴用水量少得多。即使淋浴,法国人还在水龙头上安装红外线自动开关,在擦香皂、涂皂液人偏离淋浴喷头时,水龙头会自动关闭。待搓擦完毕需要冲洗时,只要人往淋浴喷头下一站,水就会自动喷洒下来。法国人还有在淋浴龙头里安装专门充气装置的,使龙头中喷洒出的洗澡水中含有无数的微小气泡。于是使用同样流量的淋浴水,获得相同的冲洗效果,实际耗水量却比原来少了30%~40%,因为一部分的水由微小气泡替代了。
日本人洗澡十分喜欢在浴缸中浸泡,以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松驰劳累的肌肉。然而浴缸浸泡洗澡耗水量太多,于是一种新型的节水泡浴装置应运而生。日本松下公司最近推出的这种节水泡浴装置能喷出覆盖人体的水柱不仅让身体始终能浸泡在洗澡水中,并享受到流水的按摩,而且还能比一般浴缸浸泡时节约用水。
口香糖和烟灰盒
新加坡是称誉全球的花园城市。早在1992年,新加坡就颁布了进口及销售口香糖的禁令,并严厉执行,以确保环境的清洁美观。直到前不久,新加坡政府才解除了口香糖禁令:但又规定,吃口香糖必须先登记,只有登记注册后才能合法地吃口香糖。
新加坡政府对于乱扔烟头、乱弹烟灰者也处以严厉惩罚。为此市场上推出一种小巧的圆形烟灰盒,直径只有5厘米。这种金属制环保烟灰盒的面上有一直径3厘米的盖子可掀起,盒内可容纳3~4支烟的烟灰和烟头,合上盖子,密封无缝,适合于随身携带。新加坡烟民大多随身带上它外出,不让烟头、烟灰破坏整洁的环境。
环保记录册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教育。比如德国小学生从入学伊始就人手一本环保记录册,要求小学生把生活中做的每一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哪怕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要一一记录在册。通过这种教育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哪些是值得提倡和赞扬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哪些是被人唾弃、令人羞愧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让孩子们从小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德国小学生也有轮流值日制度,但值勤内容中有一个重要项目是负责能源节约,即控制灯光和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