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02 20:48 我要评论( )

   风湿热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他们更是高发人群。那么风湿热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风湿治疗可以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

  1、药酒治疗

  中医药酒对治风湿腰腿痛,酒本身有温经祛寒、通血脉的功效,中药材入酒,更可以药借酒性,通行全身。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药酒在经过酿制之后起药力增加现在普遍的采用消炎、止痛、激素类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但一停用就会出现反弹或病情加重而且副作用较大,提出类风湿是人体血中存在的一种致病物质内毒素(风湿病毒),而药酒在控制方面有很强的药力,长期服用药酒会由关节腔至骨髓,从而透达腠理、疏畅经脉、调和气血、祛邪扶正、祛风除湿,将风寒湿毒排出体外,慢慢化瘀,帮助风湿患者摆脱病症的疼痛。而中药酒的酿制熬制可以深入骨髓,像这种药酒“妙沁药酒”“鸿毛药酒”体现的比较多。

  2、针灸疗法

  由于风湿热关节损害多有红肿热痛,故只针不灸,手法以泻为主。取穴以循经为主,或取阿是穴,忌关节腔深刺强刺。

  3、中药治疗,湿热症状不一样,治疗方法不一样

  (1)、风热痹: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蓝根30g,芦根30g。

  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浙贝母、射干、杏仁、僵蚕。发热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蚕砂、老鹳草等。热毒炽盛者,酌选清瘟败毒饮或化斑汤加减。兼湿盛者,可酌加用藿朴夏苓汤。风邪偏盛者,加用防风、秦艽、孺莶草、威灵仙等。

  (2)、湿热痹:

  治法:化湿清热,宣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加减化裁。

  苍术20g,黄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陈15g,蚕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0g,川革薜10g,泽泻10g。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且疼痛者,可加用活血药,如鸡血藤、当归等,取血行水利之意,同时可用地锦草200g,马鞭草50g,桑枝100g,水煎局部浴洗。

  (3)、寒湿热痹:

  治法:化湿清热,祛风散寒。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化裁。

  桂枝10g,炮附子6g,麻黄6g,防风10g,杏仁10g,白术10g,薏苡仁30g,白芍12g,知母10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

  加减:寒痛甚加川乌、草乌。热重加生石膏、丹皮。虚者加用黄芪防己汤。

  西医治疗有哪些治疗方法?

  1、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还可通过抗生素治疗

  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风湿热进行性恶化,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以上就是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