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传统习俗 南北小年习俗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14 18:02 我要评论( )

   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身边很多小伙伴都开始又是大扫除又是各种洗涮,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这一年的家务活,都赶着这几天忙活了。小年的传统习俗分享给大家。

  小年的传统习俗

小年的传统习俗

小年的传统习俗

  腊月廿三和廿四之争

  为什么北方腊月廿三过小年,而南方小年是腊月廿四?有两种说法,记者将这些资料汇总了一下,供读者参考。

  说法一: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廿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时小年不分两天。所以腊月廿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廿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建立和谐社会,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廿三祭灶。

  说法二:

  小年,有“官三民四”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廿三,百姓家的是腊月廿四。像北方,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家影响较重,小年多为腊月廿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廿四。

  在南北方的年俗里,对于腊月廿三、廿四的确有一个说法:北方人以腊月廿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廿四为小年,称“掸尘”,习俗不同而已,这种差别的来源可能是因为过去中国有这样的说法: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官府在腊月廿三,一般民家在廿四日,水上人家则为廿五举行祭灶。当然,后来水上人家也逐步改为廿四了。

  小年的传统习俗

  扫尘土:过了腊月廿三,离春节的脚步更近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忙碌,其中彻底打扫卫生必不可少,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清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

  吃关东糖:关东糖是因小年祭灶神时涂在灶王嘴上寓意灶神向玉帝美言几句而得名。它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得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

  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意。

  婚嫁:过了腊月廿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