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吸入含病毒的飞沫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分享给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相关介绍吧。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脚心、臀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领导小组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各班的玩教具每天晚放学后用84消毒液浸泡一个小时,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车)消毒,每餐前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及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按时洗刷,餐具每餐一消毒。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自然病程为1-2周。患病后通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和咽痛的症状,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极少数患儿病情较重,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所有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