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筷子“健康”吗?筷子半年得更新,超期“服役”病菌多。

你家里的筷子健康吗
一双筷子用一年或几年是很多市民家里常有的事,但你是否知道,筷子用久了以后,经常与口腔接触的部分表面会出现凹槽,这就相当于为细菌提供了藏匿的场所,对人体来说反而提高了细菌感染的风险。有数据显示,近50%的人体内存在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细菌大多是家庭传播,筷子就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
竹筷木筷最适合上餐桌
现在的筷子可谓花样繁多,竹的、钢的、瓷的、雕花的、彩漆的、卡通的、异形的,究竟哪种筷子最健康,最有资格陪伴一日三餐呢?专家的意见是“竹筷子和木筷子”。
天津市海河医院副院长闫忠芳说,竹筷子应是经济实惠的就餐首选。质量好的竹筷子,无毒无害,遇高温也不会变形,且价格便宜。其次是木筷子,但需是本色筷子,那些彩漆木筷不建议使用,因为涂料中的物质遇高温、油脂会溶解在食品内,对身体产生健康隐患。至于那些10元左右、五颜六色的塑料筷子,还是尽早扔掉吧,其质感比较脆,受热之后容易变形,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另外,现在流行的银筷子、陶瓷筷子、不锈钢筷子虽然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较重用起来手感欠佳。金属筷子导热性强,夹食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嘴,老人、孩子要避免使用。陶瓷筷子易碎不建议作为常用餐具。
筷子超期服役易传播病毒细菌
有些家庭一双筷子可能要用好几年,实际上筷子也有寿命。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认为,筷子的确是家庭里细菌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木质、竹制的筷子比较容易发霉,特别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而且筷子用久了以后,经常与口腔接触的部分表面会出现凹槽,这就相当于为细菌提供了藏匿的场所,对人体来说反而提高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但筷子一般3个月至半年内并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因为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清洗频率也比较频繁,许多细菌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死了,只要保证在清洗干净后放于通风处晾干即可。干燥的环境下,许多细菌无法繁殖,真正残留下来并不多。就算进入人体,也会被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而有些陶瓷餐具,使用越久反而越安全。因为陶瓷餐具在使用过程中,重金属不断溶出,其对人体的危害反而变小了。不过当筷子出现斑点、变色、弯曲变形,或者有明显异味的时候就必须小心,这说明筷子已经发生霉变,受到污染了,此时就应当停止使用,及时更换。
怎样对筷子杀菌?新筷子煮沸半小时再用
专家提醒,市民其实在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消毒剂,可以用传统的烧、煮、晒的方法来代替。市民可以在将水煮沸后,把筷子浸没在水中,煮大约5—10分钟,拿出来后不要用抹布擦干,可以放到通风处阴干,最好能够放在阳光下晒一晒。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紫外线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等筷子干燥后再放回筷子筒里,经常使用的那头朝上,并且保证环境通风。除了筷子,筷子筒也需要定期清洗。许多人筷子洗得勤,筷子筒却总是被忽视,造成筷子受到细菌污染。毕竟人每天用筷子的时间相对其放在筒里的时间是很短的,特别是密闭、有盖子或者放在抽屉、柜子里的筒,细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筷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也就更易滋生细菌。
“要保持筷子清洁不变形,还应有正确的清洁方法。”闫忠芳说。有些人洗完筷子习惯湿淋淋的直接装入筷子盒,或用抹布把筷子擦干后装入筷子盒。
值得一提的是,新买的筷子需要去除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积累的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刚买来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洗洁精清洗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后再使用。
健康提醒
长期使用过期一次性筷子可引发肺癌
虽然一些餐馆提供消毒过的反复使用型筷子,但更多的顾客认为一次性筷子更卫生、更安全。不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提醒人们,一次性筷子也存在着很多健康隐患,其中之一就是可能引发肺部疾病,甚至肺癌。
由于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无菌,而木材、竹子又含有水分,很容易发霉。而且,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只有半年,如果长期使用过期的一次性筷子,霉菌就可能进入肺部,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这就容易导致肺结核、肺癌。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在吃饭前喜欢将筷子放在汤里烫一烫,认为这样可以杀菌消毒,其实不然。筷子在100℃的沸水里煮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更理想的杀菌方式是使用高温消毒柜。
你家里的筷子健康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建议在外就餐时,如果发现竹筷或木筷有非本色的斑点,有的甚至是黑斑,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筷子显得潮湿,或者出现弯曲、变形,则表示已受潮或搁置时间太长,很可能已经过了保质期。闻一闻,如果有明显的酸味则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