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雨水节气养生介绍如下: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低,湿气重,而且是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下列养生事宜:
1.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雨水节气养生
2.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雨水节气养生介绍的所有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