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郑都(即今湖北省江陵县)有一个人,一天,他的鼻尖上沾上了一块白土,无论怎么揩也揩不掉,别扭极了。他非常着急,无奈中请了个石匠来帮忙解决。石匠叫那人站在地当中,嘱咐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动弹,接着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那人的鼻尖上掠过。那人只听到耳边一阵风声,等他明白过来,摸摸鼻子,完好无损,而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却都惊讶地发现,那人鼻尖上的白土不见了。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引出了“斧正”一词。其意思是自己的文章有毛病,请别人帮忙修改希望别人能像故事中的石匠那样,拿出使用斧头削白土的本领,帮忙删改。因为那个石匠是郧人,而古时候“正”与“政”通用,所以“斧正”也称“斧政”、“郧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