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介绍的关于老子的传说,虽有许多荒诞无稽的地方,但也有可供参考之处。这就是造神者主要在“老子,的有老”上做文章,老而不死,必然是神。传说大体如下:相传老子为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那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一条名叫“厉乡沟”的河边洗衣裳,从上游漂下来一个黄澄澄、水映映,比拳头还大的李子。理氏见了慌忙把它从水中捞出,这时日近中午,理氏又热又渴,就把它吞进腹中。怀孕八十一载,到了殷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卯时降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从母体生下来就是白须白发老翁,母亲据此给他起名叫老子,老子家里有棵李树,老子指树说:“此吾姓也”老子生时不仅白眉白发,而且美髯广新,耳有三漏,故名为“耳”。所以,老子姓李、名尾字伯阳,号老聃。周文王时在朝官为西伯,就是守藏吏,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长)。在周武王时代,当朝廷议论朝政时,老子作记录。由于当时等级森严,不允许老子象周武王那样伏几疾书,只能和君们席地而坐,以膝为几。后来,周武王看他这样书写实在不便,便让他靠在一根柱下,不久就封他为“柱下吏”,成王时,命他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认号古先生,到处讲学,宣扬周德。康王时又让他回到周朝,复任柱下吏。昭王时又想开发西域,再让他去。于是,老子驾青牛,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了,求得其道,他便与尹喜同渡流沙,常服日精月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穆王时又让老子回到朝中。敬王十七年,孔子问礼于老聪。烈王时,老子来到察国,秦献公问以历数。汉文帝派人向老子求教,老子说:“道德尊贵,非可遥间。”于是,汉文帝亲自来到老子的住处。文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域,城中有四大,王居一焉,子虽有道,犹联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联足使富贵贫贱人。”老子听完,拍掌坐跃,慢慢升向空中,离地约百余丈,然后又缓缓落下来,对文帝说:“你现在就象我刚才离地升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何民之有?你摇摆空中,还能令人富贵贫贱吗!”帝慌忙下辈,叩头礼谢。老子愧赠道德二经。汉植帝时老子到天台,传授给葛洪上清灵宝大洞诸经。唐高祖时,到羊角山,对吉善行说,唐公受命符,唐天宝初年,到丹凤门会见玄宗李隆基,帝在兴庆宫设华筵款待老子。宋政和二年,到华阳洞天,授给梁先生加句天童护命经。后来,老子大概超脱尘世,无极而常存;隐显莫侧,变化无穷,云游天下,普渡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