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在父亲的引导下,读了图画本的《尔雅》这部书,他发现,《尔雅》可真是一本好书,里面的内容太多、太丰富多采了。原来,古代的人们早就对自然界里的花、木、鸟、兽、虫、鱼等有了那么多的认识呢,他们把观察认识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编在书里,好让我们后来的人知道。古人真好,真聪明,古人就是我们的老师啊!后来,他就把《尔雅》里关于“释草”、“释木”、“释兽”、“释鸟”等有关植物学、动物学的内容读得很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蕲州城东门外瓦硝坝村,一个风轻日暖的日子、李时珍的家里春意融融,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千干净净的庭院中,李时珍的哥哥李果珍手持竹竿,挑着一挂长长的红色鞭炮畴啪炸响,邻里的孩子们一边围观,一边嚷着,“李时珍童试考中了”,“中了秀才”,附近的乡亲们也来祝贺。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一进门就向李时珍的父亲大声说道:“为你贺喜呀,李兄!李时珍这孩子有出息,是个好苗子!”李时珍的妈妈在厢房里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一边招呼着乡亲们向好,向堂屋里让客,一边又手脚不停地忙乎着杀鸡宰鸭。李时珍则恭敬地给叔、伯、爷爷们让坐、斟茶。李时珍考中了秀才,这使他的父亲打心眼儿里高兴,因为从此,李时珍就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以进入官家的府、州、县学正式系统地读书了,这是考取举人、进士乃至状元的第一步,他怎么能不高兴呢。他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李时珍的身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