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训练方法 跳高训练方法有哪些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3-27 20:12 我要评论( )

  如何训练才比较快的会跳高呢?而且跳高会讲究一些技巧,因为跳高不止是跳起来一跃就好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跳高训练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跳高训练方法

  第一部分:加强跳高的起跳与完整技术训练,训练的方法与目的:

  起跳是学生在整个跳高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承接助跑与过竿的纽带,如果起跳技术不好,不但会使好的助跑得不到利用,过竿动作难以成型,甚至无法完成过竿。相反如果起跳得好,不但使助跑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供起跳初速度),同时也有利于背越过竿动作的完成。许多运动员腿部力量强大,助跑节奏凌厉、速度快、过竿动作潇洒,但这些全都要靠恰到好处的起跳来串联起来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一〉原地起跳练习和上一步起跳练习

  原地起跳练习和上一步起跳练习是最基础的练习,首先是原地蹬摆,练习起跳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然后进行原地摆臂和腿的蹬摆结合练习;最后进行上一步起跳练习,主要练习起跳角与起跳脚的外旋滚动过程。

  〈二〉原地背对海绵垫过杆练习

  在齐腰高的海绵垫旁,背对海绵垫,同时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最后肩背落在海绵垫上,成过杆时的背弓姿势。目的在于让学生快速适应器材和动作。 背对海绵垫站立,然后提脚跟、挺髋、并向后引肩,做背越式过杆练习;过杆后身体着垫的顺序依次是肩、背、臀,过杆着垫的同时应低头,同时两腿分开于头的两侧。正确的过杆技术是掌握跳高动作的关键,在练习原地背越过杆动作时一定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颈部、腰部活动要充分,动作的初步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好保护动作,防止受伤事故的发生。 注:初学者对背过横杆有恐惧感,可替换为松紧度好的皮筋进行练习。

  〈三〉在R=5—7米的圆圈或弧线上作助跑起跳练习。

  1、在圆圈上助跑起跳练习,助跑时先慢后快,适当内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弧线助跑的感觉。

  2、在弧线上助跑跑3—5步起跳练习。目的主要是校正步点和跑动节奏感,体会滚动过程和提肩转背的伸展姿势。

  〈四〉全程助跑起跳与过杆

  学生一般采用8步助跑,练习时要以能正确完成起跳为准则,速度可由慢到快。主要目的是体会全程助跑起跳与过杆的完整技术练习。在完整技术的练习与提高时教师一定注意练习的安全性,特别是初学者练习时助跑的速度和节奏掌握不好,容易出现助跑速度过快,起跳后身体向上的力量小,前冲力量大的不规范动作。练习时在加大海绵垫面积的同时,教师还应做好辅助性保护。

  〈五〉背越式跳高的其它辅助性练习

  1、原地纵跳(纵跳摸高);

  2、(直线弧线)助跑摸高;

  3、弹簧助跳起(体会腾空);

  4、垫前摸胶瓶(熟习场景);

  5、架空跳。(站在重箱、板凳上背越过竿,克服恐惧感)

  第二部分,加强力量练习,力量与起跳息息相关

  〈一〉发展上肢力量的配合练习。

  〈二〉腰腹力量练习,仰卧起,两头起,悬垂举腿,立卧撑,抗阻力转体(负杠铃转体),前后抛实心球。

  〈三〉下肢力量练习(主要练习)

  1、立定跳、立定多级跳、单脚行进跳;

  2、(负重、不负重)深蹲、深蹲跳;

  3、跳绳、跳障碍、跳台阶;

  练习原则:

  1、除了练习腿部肌群强大的支撑力和爆发力,还要注重发展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负重练习不宜过大,采用最大负重量的80%就可以,间歇时间为2—3天;

  3、注意保护,防止受伤。

  背越式跳高是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我们在教学训练时要注重手法的灵活运用,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要针对自己运动员本身的特点作好训练计划,灵活安排训练内容,及时吸取反馈信息改进训练手段,还要适当调整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和成绩,达到如期的训练目的。

  以上是跳高训练方法,有需要的可以参考下哦!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