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jǔ ruò)(学名Amorphophallus konjac),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常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那么魔芋有什么食用宜忌呢?

魔芋的食用宜忌
宜食
魔芋味辛、性寒,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便秘者、高血脂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不宜生食或超量食用,否则可引起中毒。
中毒机制是麻痹呼吸中枢和运动中枢。一般食后0.5~3小时发病,开始舌、喉灼热,痒痛,肿大;继之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语言不清、舌运动不灵活、出汗、心慌气急、面色苍白、脉弱无力、惊厥、呼吸不规则;严重时可死于呼吸中枢完全麻痹。魔芋外用则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
魔芋中的有毒成分是一种生物碱,故中毒后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解救。
另外,魔芋还含有较多草酸钙结晶。因此,魔芋食用前必须经磨粉、蒸煮、漂洗等加工过程处理后才能食用;生魔芋必须煎煮3小时以上才可食用,且每次食量不宜过多。
以上是关于魔芋食用宜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