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作用有哪些 吃橘子要注意什么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4-23 23:42 我要评论( )

  橘子的介绍

  橘子常与柑子一起被统称为柑橘,颜色鲜艳,酸甜可口,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很快橘子就要大量的上市了。那么吃橘子有什么好呢?橘子的作用有哪些呢?橘子都有哪些作用呢?橘子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现在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橘子的作用以及橘子的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吧。

  橘子的作用

  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兴奋、抑制胃肠、子宫蠕动,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微血管出血。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肉、皮、络、核、叶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橘皮是一味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药;刮去白色内层的橘皮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止咳的作用;

  2、橘络,即为橘肉上的白色网状丝络,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P,有通络、化痰、理气、消滞等功效,可治疗胸闷肋痛、肋间神经痛等症;

  3、橘核性味苦、无毒,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疝气、腰痛等症;

  4、橘叶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起等症;

  5、橘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的作用。

  橘子的注意事项

  1.吃橘子过多引起结石

  橘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 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适当食用可增进食欲,但如食用不当反而无益。

  2.儿童尤其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富有的胡萝卜素,若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连吃两个月,可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表现为手、足掌皮肤黄染,渐染全身,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有时易与肝炎混淆。

  胡萝卜素在肝脏中转变成维生素 A,而大量的胡萝卜素在小儿肝脏不能及时转化,就随血液遍及周身各处沉积,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有些孩子吃橘子过多还会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表现,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所以,我们认为儿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时,应停食1~2周再吃。

  3.饭前不宜吃橘子

  如果要吃橘子是要在饭后吃橘子的,如果饭前吃橘子对于肠胃是有影响的。应为橘子中含有的有机酸会刺激胃壁粘膜,如果空腹食用对于肠胃会造成负担。

  4.老人要少吃橘子

  橘子是一般人都适合吃的,但是有一些肠胃、肾、肺功能差的老人和脾胃虚寒的老人都要少吃橘子,不然是会引起腹痛、腰膝酸软等病症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