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是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为“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1786年,乾隆皇帝80大寿,全国各地有名的戏班子纷纷进京祝寿。其中徽班和来自湖北的汉班合作,同台演戏,互相取长补短,并吸收其他剧种的特长和北京方言的语音特长,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戏剧声腔,叫“京调”。用京调演唱的戏剧,被称为“京剧”。我们今天看到的京剧,就是由两百多年前的徽班、汉班演变过来的。
京剧的艺术特点很突出;曲调有时高亢雄壮,有时却委婉动听。台词念起来有板有眼,节奏感很强。除了唱和念,京剧的舞蹈动作和武术技巧也非常出色。更神奇的是,它在舞台上不摆东西,仅靠人的手势和动作来代表东西的存在。例如,一根鞭子一抖,代表战马奔腾;双手一推,代表开门等动作,可使观众实实在在地感到马和门的存在,效果极好。
京剧的角色是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而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善恶忠奸的象征:它的头饰服装辉煌艳丽,这都成为京剧独特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