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禁忌语产生的根源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13:27 我要评论( )

汉语中的禁忌语,其产生的根源,有一个是由于古代避讳的制度。在封建时代,皇帝被视为天子,孔子被视为圣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硬要全国的人都要避用他们的名,说这是国讳,或叫公讳。如清代因为康熙名叫玄烨,便规定在书写时把“玄”字缺笔为“玄”,甚至在说话或书写时改为“元”。我们现在看到的清代刊印的书籍,便把汉代的学者“郑玄”印成“郑元”,杨雄的著作《太玄》印成《太元》,原因就在这里。现在作为姓氏的“邱”,原来是没有“巧”的,雍正三年为了避孔子之讳才规定多加旁。在一家的范围之内,全家要避用自己的祖先和尊长之名,便是家讳,或叫私讳。如宋代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每次作序时不是把“序”写成“叙”,便是改为“引”。《红楼梦》说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因此林黛玉念书每次念到“敏”字时都改念作“密”,写“敏”字时都缺了一笔。

网络热词度娘
网络热词QQ大战36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