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由来和现代的比喻方式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15:03 我要评论( )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有个非常著名的画家叫张僧繇(yao)他画技高超,尤其善于画龙。

有一天,他到南京安乐寺去游玩。一位眼尖的游客一下子认出了张僧碟,他叫道:“画家来了,画家来了。”安乐寺主持闻声赶快出来迎接,并诚恳地请求张僧睬在墙上画几条龙。张僧睬爽快地答应了。众人听说张僧繇要画龙,都兴致勃勃地围了过来。只见张僧繇提起笔来,不假思索地喇喇喇几笔就画好了一条龙。那龙栩栩如生,众人不禁大声喝彩起来。张僧繇乘兴又画了三条龙。四条龙在墙上活灵活现,交相呼应,众人赞叹不已。忽然,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四条龙都没有画眼睛。安乐寺主持也以为是张僧繇忘记了,催促他快点画上。没想到张僧繇为难地说:“如果画上眼睛,这龙就会飞走的。”人们将信将疑,有人小声地嘀咕说;“太离谱了,原来张僧繇这么爱吹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催促他赶快点上眼睛,他拗不过大家,只得提起笔来,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眼睛。刹那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轰鸣,两条龙腾跃而起,破墙飞走了。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惊呆了,等大家回过神来,只见那两条没有点过眼睛的龙仍然留在墙上。人们这时才真正信服,一个个惊叹不已。

上面讲的就是流传至今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后来,“画龙点睛”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写文章时在紧要之处点上关键一笔。

网络热词很有爱
网络热词装纯给谁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