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管他脾气有多差,也不管他脾气有多好,在其一生之中总是会与人发生争执。严重一点说,就是吵架。虽说是人都会吵架,但吵架的原因与情景却是每个人又不同。下面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吵架的来龙去脉。
“我不会再跟你废话了,你可以滚了!”
“我这个月已经受够了为这些白痴做无用的检查!”
这是热播美剧《豪斯医生》里的两个片段,豪斯医生正在用他那特有的恶毒口吻与别人争吵。豪斯医生不仅与他团队的3位成员经常发生争吵,还与他的上司丽萨•库迪医生像死对头一样,每次见面都争吵不休。
尽管明显的身体攻击行为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争吵行为却是时有发生的,而争吵行为可以看做一种较为轻度的攻击行为。好争吵者不仅常在某个特定情境下与特定对象进行争吵,而且还会把这种倾向泛化到其他情境和对象中,因而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上例中的豪斯医生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好争吵者,不论是面对病人、同事还是上司,他都经常忽视别人的感受,做出讽刺性的评论,并表现得极不耐烦。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系统的研究,发现争吵行为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人际关系的类型。例如,恋人之间的争吵与朋友或同事之间的争吵就有很大区别。恋人之间的争吵频率较高,但争吵的强度却较低。虽然关系一般的同事之间争吵的频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争吵,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后果较为严重。
二是对他人行为的感知与解释。当个体察觉到对方的行为具有威胁或者敌意时,产生争吵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种感知与解释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首先,某些人格特质水平的不同会影响敌意感知和敌意解释,如特质愤怒水平较高的个体,对于模糊的敌意情境刺激,更易做出威胁或敌意的解释。其次,社会地位的相对落差也会对这种感知和解释产生影响。处于较高社会地位的个体,对别人的批评会更多采取争论或争吵的应对方式;而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个体,经常会对别人的批评忍气吞声,比如豪斯医生的助手罗伯特•蔡斯对豪斯几乎百依百顺。再次,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也会影响敌意感知和敌意解释。研究发现,个体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对对方的批评会越敏感,恋人之间则表现为更在乎对方的看法。
三是个体对于争吵行为的情感体验。尽管大多数人对于争吵行为的情感体验都是不愉快的,但不愉快程度存在差异。有的人不愉快的程度比较高,有的人不愉快的程度比较低,甚至有的人在争吵之后还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是血清素水平。大量的研究发现,5-羟色胺可以抑制攻击行为。如果降低色氨酸水平(合成5-羟色胺的原料),那么攻击行为可能会增加。
回到豪斯医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些因素在影响着他的争吵行为。豪斯医生的病人、同事、上司,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友好的人。如果他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过程会影响他与别人的关系。第一,争吵时他并不会产生很大的负性情感体验,既不会因为自己的争吵行为而感到不愉快,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友好行为而感到开心。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维可丁的缘故,维可丁减弱了他对自己行为的情绪体验强度。第二,他对别人的不友好行为较为敏感,并且会予以强烈回击。他可能是在家庭中学会了这种行为反应模式,进而导致他与父母的疏远。第三,当被人指责时,他并不会服从别人,而是与之争吵。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在实际工作中处于一个较高的职位上,另一方面还因为他自认为高人一等。最后,当一个同事偷偷地让豪斯医生使用SSRI(一种可以增加色氨酸水平的抗抑郁药物)之后,他的脾气明显好多了。
这些发现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争吵。
第一,随着脑中5-羟色胺水平的上升,争吵就会减少。通过使用SSRI或者将个体暴露在强光之下(如增加房间中灯光的亮度、经常带好争吵者去晒太阳等),可以使人体内的色氨酸水平升高,从而提高5-羟色胺的水平,减少争吵。
第二,通过改变争吵行为与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去影响争吵。例如,通过帮助个体意识到争吵带来的长期消极后果(与同事的关系紧张或与恋人的关系破裂),来增加争吵行为与不愉快体验的联系,使个体减少争吵。
第三,通过改善好争吵者的人际关系环境,来减少争吵。例如,对好争吵者进行个体心理干预,让他们尝试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友好一些,慢慢地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友好行为也会得到其他人同样的反馈,继而逐渐增加自身的友好行为。当然,也可以通过团体的干预来改善团体内部成员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教师可以通过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团体训练,来增加学生之间的友好行为,使他们相互帮助,减少争吵的发生。
情人吵架心理分析:
吵架路线图:
1、因为男人的某种言行,女人很生气很不爽;
2、男人开始想解释,然后想: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吗?这不就是丁点小事吗?值得发那么大的火?
3、女人开始不断地唠叨,试图证明男人的做法,以前跟现在有何不同。她明确地告诉男人,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男人的态度,让她寒心和气愤;
4、男人想:怎么又开始翻旧账。还有完没完。简直是无理取闹嘛。这件事,明明是我对你错,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我认错,门都没有。惹不起,我躲得起。我闪!
5、女人想:现在的男人怎么这样不负责任啊,我的命好苦哦!看来妈妈说的对,天下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这一次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否则,要翻天了。
6、男人和女人都在想:我对你错。两个人都忘记了为啥吵架了。要么吵架,要么冷战。谁也不愿意先服软。
吵架行为的性格分析:
据说男女来自于不同的星球,所以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因为彼此不能了解背后的含义,很多时候,就如鸡同鸭讲,吵架就成了难免的事情。
一般说来,男人注重逻辑,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女人则偏重感性,在乎别人对自我的评价。
男人外表强硬,但思维简单,属于线性思维,情感反应迟钝,面子观念重,喜欢在外人面前摆谱;女人外表柔弱,但思维呈网状,敏感,富有想象力,疑心重,有时分不清是做梦还是在现实中,高兴和哭泣的转换,是一眨眼间的事情。
所以,男人不能理解女人在吵架中的行为:
那么喜欢翻旧账,那么恶毒的词语都想的出来。过去的淑女怎么转眼就变成了悍妇?
原来,女人的逻辑如下:她只能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男人的关注。她要用最决绝的话,最后悔的词语来表态,她其实是在提醒男人:我要的只是一点温柔而已。这个你都不答应,我也太没面子了。你快认错吧,只要你认错了,我马上就原谅你了。
而女人也不能理解男人在吵架中的行为,女人总是一厢情愿地想:
虽然我喜欢拿你跟人家比较,还不是因为我喜欢你。不然,我怎么可能会跟你好!你一点都不爱我。
而男人的逻辑是:你说别人好,那你为什么要跟我?既然你不信任我,我们还有什么必要谈下去。既然什么事情都是你在做主,每次都是你在朋友面前,让我下不了台。我们在一起,还有啥意思呢?
男人争吵的原因有:
“我不喜欢这样的场景,她喋喋不休,告诉我应该怎么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让她难过或不满,让我难以忍受。我觉得她在批评我,不接受我,她把我当成了孩子!”
“当我从事某种具有冒险性,或容易失败的行动时,她总是横加阻挡。她为我一举一动过分操心。她不信任我的能力,我非常难受!”
“她似乎总会因为我的一些话而受伤害,她期待我完全了解她的想法。可我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我猜不到。这样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女人争吵的原因有:
“对于我的感觉、我的要求,他从不放在眼里。他总是有一堆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他忘了做某件事,我可以谅解他,但是很不喜欢他找借口,或把我当成唠叨鬼!”
“我不喜欢男人告诉我不该觉得难过。他还说我不该生气,不必忧虑,总是胡思乱想。我觉得,他从不认可我的感受,不支持我的想法。”
“我提出问题或做出结论时,他不置可否,甚至毫无反应。他总是不认真去听我说话,我不喜欢这样,仿佛我不存在似的!”
男人成为争吵的导火索:
这通常是因为不认同女人的心情和感受。比如,他对女人说:“你不该为这件事烦恼!”他可能是出自一片好心,使出所有力气。试图让女人明白,她情绪低落,完全是庸人自扰。从他的脸上,女人看不到一丝理解,他的振振有词只能让女人深刻地体会到:男人根本不关心她的感受。男人关心的,只是尽早摆脱责任。
有时候,女人又成为争吵的导火索:
她情绪不好时,经常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喜欢用责问的方式,提醒男人注意。比如,男人晚归,她说,“你回来得这么晚,你考虑过我的心情吗?”女人否定的态度,让男人听到的都是责备和怨恨。他感受到的是对他的攻击,就会本能地抗拒。因此,男人需要的是女人的认可,而女人需要的是男人关心她的感受,明白这一点,发生争吵的几率就会少很多了。
吵架是“角度”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
夫妻吵架的主要原因是以为事情一定只有一个答案。吵架者的基本心态是“这件事一定是我对,我的另一半一定错了”。问题是当两个人都这样想时,吵架就层出不穷了。事实上,家庭纠纷、夫妻争执等经常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他们纯粹是角度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努力地去体会对方的真正意思,或比较两人之间的差距在那里。“不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却极力地要驳倒对方,只是要证明自己的“无误”,结果反而两败俱伤。
吵架应该“讲情”,而不是“讲理”:
一般吵架的特征是争理,所以拼命地抓住对方的语病,找出对方逻辑的缺陷,集中火力而攻之,让对方没有招架的余地。问题是“争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伤情”,赢了理往往使对方更对你没有感情而已。夫妻之间的争执用“交情”来处理,远比用分析、辩论的吵架要有建设性意义。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防止一些无谓的吵架。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相敬如宾。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男人和女人经常发现,他们对于同事和朋友,比对爱人要宽容很多。朋友再好,也有距离。而爱人更好,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难道我说不得你了,不能批评你了?所以,爱人往往还不如朋友。不能宽容,不能倾述,也不能原谅。
这架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得了。
吵架,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但结果都差不多:破坏感情的基础,破坏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偶尔吵架是一种交流的仪式,但很多时候,是无法控制的,也是灾难性的。
适当的沉默或妥协,并不是软弱。而是为了避开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刻。为了生活的快乐和幸福,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理性。
其实,任何时候,都应该记住一句话: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关爱。
所以,孩子们,不要吵了,试着用对方的思维来看看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