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是我国春秋末年的伟大工匠鲁班的发明之一,它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鲁班常常要出外做木工,在下雨的时候,他总是被淋得浑身湿透。鲁班妻子云氏很心疼,希望能建造很多亭子,供丈夫躲雨。一日,在大雨之中,鲁班看见两个小孩把荷叶倒过来顶在头上避雨,从中受到了启发,就动手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伞了。不过,这种伞不能收拢,雨掉了就不太方便,鲁斑又将它改进成可以收拢的,不下雨了就可以收起来,便于携带。古时候,伞是用丝制成的。西汉时期纸被发明后,就有了纸伞。以后历代的伞均有改进,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
据《史记》记载,最早的伞叫做“盖”,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这里的“盖”即伞,是避暑用的。又如“孔子将行,雨而无盖”,这里说的“盖”就是雨伞了。英国的第一把雨伞是由中国传去的。1747年,有一个英国人叫乔纳斯·汉韦到中国旅行,看见有人张着油伞在雨中行走,认为这种工具适用而便利,就带了一把回英国,然后他造了一把形状似香菇的丝布伞。不过,当伦敦人第一次见到乔纳斯·汉韦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在伦敦街头悠闲地溜达时,人们却把他当作疯子。而在现在的英国街头,拿着雨伞走路则是绅士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