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迎牟尼在佛教的重要地位和典故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3 01:05 我要评论( )

释趣牟尼(约公元前566—前496),原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他出生于释迎族的贵族之家,属于刹帝利种姓。“释迎牟尼”是佛教徒对悉达多成“佛”后的尊称,“释迎,,是王族名,“牟尼”意为圣人,两者合起来意为“释迎族的圣人”。释迎牟尼本是南亚次大陆北部伽毗罗亚城(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据传说,由于他看见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一个死人、一个修行者,感到人生皆苦,而企图通过修行的方法来解除人生的痛苦。遂于29岁离别了双亲、妻子,出家修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他终于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创立了新的教义。他被信徒称为佛陀(意为“觉者气汉语简称为“佛勺,这个新宗教被称为“佛教”。此后释迩牟尼在恒河流域收容门徒,传播佛教达40余年,80岁逝世,遗体火化后,由信徒们分别拿到各处建塔供奉。

佛教是时代的产物,而非某一个圣人的所谓大彻大悟所能独创。传说中的释迩牟尼可能是当时一个著名的传道者,他领导宗教改革,适应了当时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反对婆罗门种姓运动的潮流中,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得到了反婆罗门教各阶层人民的拥护,使佛教得到发展。

网络热词多为谐音字
网络热词我了个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