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的最初形式和相关过程介绍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6-06-20 12:31 我要评论( )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无痛苦死亡。现在通常指那些患有不治之症、非常痛苦,又要求安适而迅速地死去的病人,用药物或其他方式实现其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方式。

安乐死可以追溯到佛教中的“涅架”,在“涅桑”的最后形式“坐化”中,许多佛门高僧在即将逝世之前,更衣沐浴,盘坐合十,用意念控制肉体,达到“无我”的境界,无痛苦安详地死去。

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了有组织的安乐死的想法,它是指患有痛苦、无望的疾病的病人,可以根据教士和法官的建议,通过自杀或由当局采取行动而加速其死亡。

进入20世纪以来,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安乐死更为川门所重视,甚至发展成为一项新的人权运动一一安乐死运动。1936年,英国率先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次年,瑞典颁布了可以帮助自愿安乐死者的法律规定。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基金会。

自从“安乐死”的口号提出后,全世界对安乐死从医学伦理、法学等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赞成者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不过,“自愿安乐死团体”在世界上大量出现,已经遍及上百个国家,这些团体的成员也在迅速增加,对于安乐死的有关法律制定也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197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安乐死国际会议,对安乐死是否合法,各国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不过,在日本、荷兰、瑞士和美国的一些州己经在法律上承认了安乐死的合法性,但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我国法律还没有对安乐死作相应的规定。

网络热词奔驰斯宾特房车
网络热词并非人人支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