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之巨族_永泰黄氏的来龙去脉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4-28 12:03 我要评论( )

闽之巨族_永泰黄氏的来龙去脉

说起闽南的大族永泰黄氏,在当年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家族。我们从一本《永泰黄氏族谱》中可以看出,当年的黄家惊才艳艳的人物可不止一两个,“状元榜眼百进士,尚书御史两封侯”这句话可谓是一点也不夸张。下面是对永泰黄氏来龙去脉的介绍。

我们在此了解黄氏先贤,从他们成功的典范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有助于今人和后人的发扬光大,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在历史长河中,黄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经过秦汉至隋唐后,他们便开始主宗分流,不同支系先祖在不同历史时期迁入福建择地而居,主要有六大宗系。

迁入福建的黄氏六大宗系永泰皆有。在永泰百多个姓氏中,黄氏为一大姓,分布全县21个乡镇107个行政村,3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约10%。

永泰黄氏六大宗系:

一为黄敦宗系,从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居闽清凤栖山盖平里,生有六子,称“六叶传芳”。其次子黄礼于后唐应顺元年(934年)迁入永泰长庆东洋(今福斗村),至四世黄延、黄富分别迁永泰霞拔和白云;四叶黄勃之孙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迁永泰城关虹井。黄敦的其余四叶后裔于宋至明清期间,相继迁入永泰各地开拓祖业,可谓六叶齐全,称之“虎丘黄”。

二为黄膺宗系之十四世孙黄斡的后裔于明嘉靖末由漳浦迁居永泰葛岭东星村。黄膺之二十八代孙黄道周,因起兵抗清被害,其族亲为避屠族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漳浦迁居永泰葛岭台口村、梧桐、城峰等地谋生。

三为黄守恭(紫云)宗系,其后裔黄祖华三兄弟由兴化迁居永泰蜚英、尾林、城关北门等地。四为黄岸宗系之二十代孙黄逢圣由莆田迁入永泰赤水、白湾、洋中、月洲等地;其黄滔后裔之三十五代孙黄日初也由莆田东里迁藤山大吉、潭后、斗湖等地。

五为黄肖山宗系。

六为黄真(燕山)宗系皆于清初迁永泰的山寨和太平口繁衍。

迁居永泰的黄氏六宗系,不分亲疏,视同一家,在城关共建祠堂。他们在这块热土上,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绵延世裔。

英才辈出

永泰为闽中灵秀之地,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氏祖先迁入永泰后,从宋代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出过许多忠臣名士。正如南宋抗元将相文天祥为《虎丘黄氏世宦谱》作序所写:“世为宋臣,昔日历台鼎(谓宰辅)于朝端,擢科第于礼闱(礼部之称),皆故宫元臣也”、“忠臣义士……纪载史册,炳炳彪彪。”

据统计,永泰黄氏在科举时期,出了状元黄定,进士108名(宋代91名,元明清17名。多在永泰出生或祖籍在永泰);在近代甲午抗日、国民革命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氏诸多英烈为革命献身;在当代的政界、军界、经济界和科技文化界涌现出许多名人,为民造福,为国争辉。他们皆为炎黄之俊杰,民族之精英,像星斗辉煌灿烂。

其佼佼者有:诤臣黄龟年,生于永泰北门虹井厝,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官居监察御史。金兵侵犯宋领土,奸相秦桧力主与金议和,龟年识其奸,独自三上奏疏,弹劾秦桧,罢黜其官。高宗终于罢了秦桧的官职。其后龟年官拜吏部尚书,再迁兵部尚书。后来皇上派龟年率帅平蛮有功,高宗特敕封龟年为兴国侯。

状元黄定,生于永泰一都龙屿村(1958年划属福清县)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殿试笫一,皇帝钦定状元,官拜国子监祭酒。当时金兵南侵,烽火四起,黄定提出内修朝政、外抗金兵的正确措施,得到孝宗帝赏识。

白云乡黄文焕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广东番禺县令,后被选拔为翰林院编修。他不媚权贵,不随波逐流。为官受挫,无意仕途,乞身归里,著书立说,著有《四书诗经》、《易释》等24部59卷,誉满八闽。文焕之孙黄任,字莘田,举人,广东四会县令,著名诗人,诗工七绝,秀韵独出,书擅草隶,自成一家。乾隆帝下江南察访,读黄任诗时口评:“福建无宝,唯黄莘田诗字为好。”著作甚丰,有《秋江集》、《香草笺》传世。

孙中山秘书黄展云,生于白云乡。1906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和“共进会”,鼓吹民主革命,被荐为福建支部负责人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起义,他与同盟会会员百余人,出生入死,为八闽光复作贡献。1941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任孙中山秘书。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委派他为国民党福建支部长,并创办《福建新报》,支持“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同时被荐为福建各路自治军总指挥,赶走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其才干深受孙中山赏识。

近代,黄氏不乏为民请命为国捐躯者,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

祖籍白云乡的黄建勋,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率“超勇”舰同“扬威”舰与日军四大军舰于黄海大东沟展开激战,军舰被炮弹击中,黄建勋雄狮般怒吼:“誓与军舰共存亡”他与堂弟黄乃钊及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祖籍白云乡的黄琬,曾任中共福州市委执委委员和工农红军团长,1930年参加震惊中外的厦门劫狱斗争,当年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被捕,被杀害,殉难时年仅29岁。

当代佼佼者有生于城关医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将黄以乐,对耳、鼻、咽喉科研究取得成果;生于大洋乡的机械工业科技专家、博士生导师黄良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四十余项,创造数亿元经济效益。还有生于城关的工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黄鼎成,一生致力于工程地质领域专业研究,并参加青藏铁路工程全线地质考察。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