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刊出了马宗沂先生的《也谈汉字字音问题》一文,谈到了正音的需要。我想正音是为了澄清读音混乱的现象,谁也不会反对的。不过什么才是正音的标准,这问题得先弄清楚。
我承认每个字都有它“‘约定俗成’的原来的音”,但“原来的音”是否指最古的音呢?如果是,那最古的音是很难考证的。如果只指一般所谓“旧读”,那么,字音是有发展的,有些字现在的读法与旧读不同,而且也有它的约定俗成。象“参差”的“差”,读为“差别”的“差”,现在还没有约定俗成,这样读当然是误读。但把“不可胜数”的“胜”(旧读平声),读成“胜利”的“胜”(去声),现在已经是约定俗成了。所以一九六二年七月修订本《新华字典》才这样注音,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才这样审订。但根据马先生所说的,“没有按这‘约定俗成’的原来的音去读”,不论这样读的人数有多少,“反正就是读错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马先生只承认字音有旧读的约定俗成,而不承认也有现在的约定俗成。按照马先生的看法,只要求按过去“‘约定俗成’的原来的音去读”,不只是在认识上脱离实际,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譬如“矛盾”,大家都读“矛钝”,倘若偏要按照旧读读为“矛吮(shun)气别人就会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