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交际要取得良好的共振的效果,要趋同。彼此本来就不同,又要趋同,就要磨合,取得最大公倍数。磨合是个永远的过程,因为磨合的双方又是动态变化的。这种磨合也形成了语言的运动和调节,这个运动也是语言发展的运动。趋同中还要求异,求异的本身又是相互共同的。不趋同和求异那是“自说自话”,“自说自话”总的也是说的许多人说的话。趋同、求异,这个磨合的适度的度是不怎么好掌握的,是要在实践中逐渐调整的。我们鼓励新颖,我们希望的是逐渐适度,而不是不要新颖。
语言交际还是不同的人在交际中既趋同又求异的不断磨合的过程,语言交际能力也是不同的人在交际中既趋同又求异的不断磨合的能力。所以网络语言又需要引导,引导的一个方面是调整好这个度。语言研究的就是这些问题,引导的主要就是在趋同、求异中不断磨合好。这是语言学家的责任,是语言学家语言研究能力的主要体现。现在网上聊天室交流,有人不懂对方的话,可能提出:“某某=?”对方回答了,如果觉得对方新颖度有些过,可能说对方这样说话过于“晦涩”。
有时候了解了对方的话,但是觉得对方新颖度有些过,也可能说对方这样说话过于“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