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孙思邀编著的《千金要方》收载的成药更多,而且大部分至今仍是重要的成药。
到了宋代,由政府诏命陈师文等对所创制的成药处方进行校正和分类,颁行天下,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收载成药七百八十八种,同时,详述各种成药的应用范围、使用和制作方法,内容丰富全面,遍及临床各科。
金元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各家学派各抒已见,产生了四个主要的医学流派,即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的创新,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空气,改变了“泥古不化”的局面,也带来了中成药品种的百花齐放,丰富了中成药的内容。
明清时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阶段,其时私人开办的药店已很兴盛,由于很多药店讲求经营方式,从而出现了不少挂有持色的“独门药”。为中成药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方万余首,涉及剂型近四十种,所采集明代以前的中药剂型已相当完备,并为现代药剂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