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又称西墙,是犹太教的圣迹。
公元前961年,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决定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修建神庙,存放犹太人的圣物诺亚方舟。4年后,神庙竣工,后世称之为第一圣殿。在历经毁坏与重建之后,公元前1世纪末,希律王重建并扩建了这个神庙,后世称之为第二神殿。公元70年和135年,第二圣殿毁于罗马人之手,犹太人也被赶到欧洲各地。从此,圣殿再也没有恢复,残留下来的遗迹就是庭院西边的这段围墙。西墙成为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每当回到耶路撒冷时,必然会来到墙前低声哭泣,默默祈祷。也有人将写上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中。泛着千年岁月的光泽的西墙,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哭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