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主流艺术与设计,鱼目混珠,成败兼有,在此不一一赘述,只略举若干走向成功或主流的经典案例如下。
(三)从非主流走向成功的工业设计
非主流的工业设计是继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中得到体现之后在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表现。王受之认为后现代的工业设计具有三个特点: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和娱乐性。后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所以笔者认为后现代的工业设计(即非主流的工业设计)正是后现代主义最本质的一种体现。有意思的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后现代的工业设计由于极具探索性的表现,无法得到市场和大众的亲睐,大部分作品都没有被大批量生产,价格昂贵,脱离大众。所以后现代工业设计往往被人们忽略,而且就数量和影响力上也远远不如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大致分为高科技风格、意大利的阿基米娅和孟菲斯集团、建筑风格、减少主义风格等等。高科技风格的特点是运用精细的技术结构,非常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运用,达到产品的工业化象征特点,简言之,就是把工业机械运用夸张的处理形成一种符号性的象征,并赋予美学含义;意大利的阿基米娅和孟菲斯集团源于意大利战后的激进设计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意大利的正统设计(优雅设计),这两个团体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娱乐、戏谑、玩笑和艳俗的方法,形成明显的波普风格,深受80年代青年的喜爱;减少主义风格的特征是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宙斯”设计集团设计的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但是具有生硬的表面处理。减少主义最重要的设计代表人物当推飞利浦斯塔克,他设计的大量家具基本都是黑色的,没有任何装饰虽然在造型上减少到无以复加,但是却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
这些极具探索性的设计都是非主流的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到现在也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它的最大贡献是对未来设计的影响或启迪作用,此间涌现出的一大批极具个性和天赋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虽然只为少数人服务,无法大规模生产,仁是他们的设计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