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在我过古代的基本作用介绍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6-02 23:24 我要评论( )

我国古代的驿站除传递公文外,还要接送官差和转运贡物,今日邮局、候车室、候船室、招待所以及运输、联运公司的职能,释站都有份,释站在我国交通运输中起过重要作用。

早在战国时期,就在陆路设释站,约30里一站,任务是传递文书。到了汉代,释站除传递公文、接待官差外,一些不能久放的贡品,如新鲜龙眼、荔枝等,也由释站驰马接力,快速传送。唐代时,转送的贡品数量增加,运距拉长,就有了水释。例如宁波每年都要把“海虫、淡菜、蛤蜡可食之属”,经过水陆释站送到京城长安,途全年竟动用水陆绎夫43万多人。元代统一中国后,国土空前辽阔,更加重视释站建设,已有水站、马站、轿站、牛站、步站和拉雪橇的狗站等多种类型。尤其是水站发展更快,除开发边远地区江河水释外,还由泉州到杭州开辟海运骚站路线,设海站15个。据《元史》记载,当时全国共有水站423个,释船近6000艘,可见规模之大。那时候,客货运输已成为释站的主要任务。货运有种类繁多的“御用诸物”和“番夷贡物商贩奇货”,就连远在贵州的天鹅,朝廷也下令“加意盐腌讫,以骆舟运来”。客运方面,由于乘船比骑马坐轿舒适,而且睡觉不误赶路,所以差官多选择水释,即使公务紧急,也要“白日马行,夜则经水路”。至于公文急件,朝廷另设机构专门传递。明代时,皇宫所需贡物的品种和数量更多,为此,朝廷还专设“马快船’,差役参加运输。清代改贡物为政府采办,而且品种已超出皇宫所用范围,军需品、滇铜、绸缎等大宗物资也由释站运输。后来随着官物运输逐渐商业化,释站才开始减少。清末举办邮局后,葬站便退出历史舞台了。

网络热词看你妹已成大众口头禅
网络热词爱师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