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一个邮差和一位姑娘的争执引起了路过的罗兰·希尔的注意。那个邮差拿着一封信,上面写着“爱丽斯·布朗”收,可是收信人——那位爱丽斯·布朗小姐却说没钱付邮资,要邮差退回去。以前的信件都是由收信人付费的,于是罗兰,希尔走上前去,替姑娘付了钱,等邮差走后,姑娘说:“好心的先生,谢谢您,可是您不必出这个钱,因为信封里根本没信。”罗兰·希尔觉得很惊讶,姑娘解释说,因为家里穷,所以她跟外地的弟弟商量好,如果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两个圈,这样看到信封就明白了。罗兰。希尔很同情这位姑娘,可他觉得邮政这个漏洞太大了,决意要采用一种更科学的邮政收费办法。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购买一种“凭证”,然后将“凭证分贴在信封上,表示邮资己付。
1839年,英国财政部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并经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公布。1840年1月,英国邮政管理局开始实施新的邮政收费方式,即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的重量,收费为一便士。1840年5月6日,英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它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一便士一张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张的票面是蓝色的,它们被人们通称为“黑便士邮票”。第一枚邮票发行后,由于使用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重印了11版,售出6800万枚。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