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14日晚7时,一阵紧似一阵的空袭警报响彻考文垂市的上空。几分钟后,德国大批的“海因克尔”轰炸机群飞临该市上空。数以百吨计的地雷、燃烧弹、炸弹倾泻在考文垂的工厂、住宅、教堂和街道上。一个有八百年历史的名城,顿时变成了一个大火盆。
考文垂是英国赖以支持战争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相当强的防空能力,是一个设防的城市,这次为什么面对轰炸、束手无策呢?其实,英国政府早在11月12日就知道了德军的这次以“月光协奏曲”为代号的空袭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情报机关缴获了一部取名为“哑谜”的德国军用电报机,是一种德国统帅部专供德军团以上单位接受德国统帅部作战指令的专用通讯工具,每台“哑谜”机都受到严密监视。英国利用“哑谜”机了解德军统帅部的动向,把它视为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于是对这台“哑谜”机采取了极其严密的保护措施,并把它列为“超级机密”。为了迷惑德军,丘吉尔忍痛作出了牺牲考文垂的战略决策,以防德国人对“哑谜”机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德国的空袭长达10小时之久,使考文垂变成了一片废墟,作为英国象征的大教堂,在火海中化为灰烬,五万多所房屋被毁,生产汽车、飞机和其他军用物资的工厂,都遭到严重破环,市民死伤千余人。考文垂作为“殉难的城市”载入史册。
但是考文垂人民坚强不屈,大轰炸以后,他们立即着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目前考文垂已成为有35万人口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为了永远记住战争的苦难,考文垂人民在被炸毁的大教堂旧址,竖起一个用烧焦的大教堂梁柱做成的十字架,供人凭吊。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