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通信设备落后的时代,只有飞鸟的速度是最快的。那时人们在传递信息和命令时,常常在信件上插附鸟的羽毛。说明此信要像飞鸟的速度一样把它迅速送到。这种信件称为“羽橄”或“羽书”。在古代,许多朝代甚至明文规定,凡插有羽毛的公文和命令,都必须刻不容缓地传递。一旦延误,就要杀头。后来、人们在遇到紧急信件要赶紧传递时,一时找不到鸟毛,就用鸡毛代替。于是,又有人将急信称为鸡毛信。
在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为八路军送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他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封急信上插有三根鸡毛,所以称为“鸡毛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