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乌纱帽的人是东晋时期皇宫里的官员们,当时只不过是用一块黑色纱巾把头裹起来,俗称“幢头”。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盛行了。隋代以后,乌纱帽成为文官的正式官服固定下来,但当时还只有皇帝和朝中大臣们戴,直到唐朝时才成为官服。
乌纱帽的样式也在不断改变。唐代就把纱巾的两只角用金属丝拈起来折上去,称为“折上巾”,后人又称之为“唐巾”。宋朝的时候,开国皇帝赵匡煳为了进一步加重朝廷里的威严气势,决定把原来的纱巾改为帽子形状,这种帽子外面还是用乌纱包着。为了避免大臣们交头接耳,同时增强官员们的派头,又在帽子靠耳朵的地方设了两根长长的展,俗称“翅”。

